多地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%(多地首付款比例降至2成,楼市会火起来吗?)

去年此时还愈收愈紧的房贷,悄然放松了!2月17日,一则银行降低首付款至20%的通知在网上疯传!

很快这则消息被证实是真的。不过,不是广东某地,而是山东菏泽。

记者从行业内获悉,除了菏泽,降低首付已经在全国多地出现。春节前后重庆、江西赣州的不少银行已经将首套房贷首付比例悄然降至20%。

哪些城市降低了首付款比例?为何此时不少地市降低首付款比例?广东各地是否会降低首付款比例?

多地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%(多地首付款比例降至2成,楼市会火起来吗?)

多地降低首付款比例

记者多方采访获悉,目前菏泽当地国有大行已经下调首套房付款比例。其中,名下无住房且无个人住房贷款记录的购房者,首付比例降至20%。房贷结清的话首付比例降至25%,二套首付则降至30%。

首付款比例之外,利率也下调。菏泽当地国有大行首套房、二套房贷款利率分别由去年年末的5.95%、6.14%下调至5.6%、5.95%。

不过,这不是此轮房贷松绑“第一枪”。2月18日,有媒体报道,春节前后重庆、江西赣州的不少银行已经将首套房贷首付比例降至20%。

目前我国绝大地区的首套房首付比例均为30%或25%。上述地区悄然调整首付款比例是否符合要求呢?

答案是符合要求的。

调整的依据主要来自央行2016年文件“银发【2016】26号”文。该文明确规定“在不实施‘限购’措施的城市,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,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%,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”,而针对实施“限购”措施的城市,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按照原有限购的政策执行。这是各地可自行下调房贷利率的依据。

植信投资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表示,以菏泽为例,该地区是典型的四线小城市,在过去的若干年时间里一直处于去库存阶段,直至2022年1月末,菏泽商品房去化周期仍需23个月,属于楼市比较冷清的地区。他指出,考虑到这些年国内楼市分化的特征愈发明显,一方面,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楼市较热、库存偏低,房地产去化周期相对较短,政策处于偏紧的状态;反观更多地区商品房市场仍旧处于较为漫长的去化周期中,亟需政策向偏松的方向靠拢。上一次菏泽住建局松绑房地产政策为“取消新购住房限制转让措施”,时间为2018年末,也成为当时首个宣布取消住宅限售政策的城市。

公积金首付款提前“松绑”

今年以来,在“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”的政策引导下,各地陆续释放稳楼市的信号。南方+记者观察发现,在商业房贷“松绑”前,多地住房公积金政策提前“松绑”。如:

1月12日,广西北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《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通知》,明确了降低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,为今年全国首个降低首付比例的城市。

1月18日,四川省自贡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《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相关问题的通知》,放宽了住房套数认定政策,实行“只认贷不认房”的认定标准。

此外,南宁市提高了最高贷款额度计划,由原来的60万元、50万元提升至70万元、60万元。宁波市针对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满2年,且按照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家庭,其在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时,提高了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,由60万元/户提高至80万元/户。济南市和青岛市则放松了公积金异地贷款的要求,简化了申请条件,放宽了户籍限制等等。

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1月份各地出台楼市政策已超过66次,主要包括公积金政策宽松、人才购房补贴等支持性政策。“因城施策、适度纠偏”成为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。

更多中小城市将陆续出台相关政策

随着上述地区陆续放松房贷首付比例,未来是否有更多城市加入“松绑”行列?

马泓认为,随着宏观住房政策逐步转向“稳预期”“稳楼市”,下一个阶段,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,预计会有更多类似的中小城市逐渐出台支持楼市的政策,包括松绑公积金住房贷款政策、调整房贷利率、适度松绑商品房预售制度等。

对于广东各地是否有可能加入首付款“松绑”大军行列,记者采访广东多家国有大行个贷部门负责人,得到的答案均为:目前所有房贷政策都没有调整,也暂没有调整的迹象。特别是广深两地,降低房贷首付比例的可能性不大。

但对于全省其他地区,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,从各地的楼市成交情况看,除了广深以外,其他地区还是存在“松绑”可能性的。广深后续会跟进调整,关键看后续的楼市成交情况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广东各地是否调整首付款比例仍有待观察,但比较确定的是目前包括广深两地在内的房贷额度已经比较宽松。一家国有大行个贷部负责人告诉记者,未来一段时间,房贷利率将持续走低是大概率事件。

【记者】陈颖

【作者】 陈颖

秒鲨号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!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
(0)

大家都在看

品牌推广 在线咨询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