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好在左,懊恼在右
文/ 李可欣
席慕蓉说:“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,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。”在生命之河中左岸是美好,右岸是懊恼。我们乘着自己独有的船,在左右两岸间穿梭。但不论是美好还是懊恼,最后都将被抛在身后,如此,生命之舟方可持续前行。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。因为前方还有需要探索的未知,所以只有把过去的美好和懊恼抛在身后,方可开始新的生活。
东坡仰天大呼“大江东去”,他面对的或烦心琐事或市井繁华,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面对壮阔的江水,东坡选择忘记,忘记那些失意和悲伤,忘记仕途的不如意,忘记汴梁城内惹眼的繁花似锦。过去再如何也终究是过去,面对当下,活在当下。以眼前的滔滔江水为伴,扬帆即可再次出发!如此方有“夜饮东坡醒复醉”,如此方有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的潇洒自在。
或有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隐士,或有“但识琴中趣,何劳弦上声”的雅人,或有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”的农夫……对,是他,享誉文坛千年的陶渊明。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挂印归田园,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,忘却了仕途的不达,忘却了曾经的种种无奈与纠结,面对南山,他把过去抛在身后,一心书写着心中的圣地——桃花源。放下过去的种种,舍弃俗世的繁华,只愿在南山种豆栽花。这是心灵的归宿,这是过河人在两岸间所做出的最为明智的选择,这更是灵魂的摆渡。
放不下过去的人,终将被过去留在岸边。
更多高考中考作文押题详见《何老师教中高考作文》主页
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”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项羽应该成为真正的帝王。他有着过人的魄力和勇气,有着震惊天地的英雄气概。但他为何要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?他完全可以休养生息,重整旗鼓。那一天四面楚歌,乌骓泣血;那一天一抹鲜红染透了他心爱女人的衣衫。如果那一天,他在下属的拼死保护下登上那小小的竹筏,得以幸存,那么历史会不会改写?为什么不试试呢?是放不下过去的华殿宫台吗?是痛心虞姬的自杀吗?过去再如何也已经成为过去,历史记住最深的,就是结果。如果你项羽有一天坐拥天下,成了华夏之主,又有多少人会追究你的过去呢?就算翻到这段屈辱的历史,人们也会说:“胜败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耻是男儿。”项羽,他缺少的恰恰就是那份胸怀与旷达。有了勇气去忘记,他定会是一个被千古传颂的英雄。
李太白把长安城的繁华、皇宫内的不如意抛在身后,贵妃捧砚、力士脱靴的潇洒化为指尖青烟袅袅散去。一袭白衫鎏金鞍,仗剑出长安的身影不曾有丝毫迟疑。继续行走至洛阳,那一年的牡丹正盛,花开时节恰逢知己。多庆幸他没有沉湎于过去,方才有千杯不停盏的快意,方才有“纸扇墨客回眸间,诗文流传几千年”的一代诗仙。张良敬贤,把拾鞋之考验抛在身后;韩信识时务,把“胯下之辱”留在岸边,这才成就了日后的名垂青史。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,让人震撼。
风吹起花瓣如同破碎的过往,悲戚的古乐诠释着灵魂的落差。躲在梦与记忆的深处,鲜花与黑夜唱尽梦魇,唱尽繁华,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。有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泪来忘记懊恼和美好,开拓新生的路途。
茕茕白兔,东走西顾。衣不如新,路少走故。航行于生命之河中,坐在自己的孤舟上,知道美好在左,懊恼在右,中间是无尽的前进与穿梭!
【评点】
文章开头引用席慕容的名句,说明在生命之河中左岸是美好,右岸是懊恼。我们乘着自己独有的船,在左右两岸间穿梭,进而提出“只有把美好和懊恼抛在身后,方可开始新的生活”的观点。主体部分采用对比论证的手法,以苏轼、项羽、李白等古代人物的人生经历为例,阐明了只有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,积极面对人生,才能“开拓新生的路途”。文章层次清楚,观点鲜明。
若能将例证简化一些(如项羽一例),多些议论,会使说理力度更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