叔叔的老婆怎么称呼(听苏州闲话是怎么称呼各路亲戚的)

北京人喜欢把亲属的称谓用于非亲属,如大爷、大妈、大叔、大婶、大哥、大嫂、大姐等,这样称呼既显得亲切,还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。

叔叔的老婆怎么称呼(听苏州闲话是怎么称呼各路亲戚的)

资料图 梁长义

上述这些称呼,都是对自家亲属的称谓,除了“大叔”“大婶”这两个,因为自家是没有“大叔”“大婶”的。“叔”是对自己父亲的弟弟的称谓,“婶”是对叔叔妻子的称谓。对父亲的兄长,叫“大爷”(“二大爷”“三大爷”等),对他们的妻子,叫“大妈”(“二大妈”“三大妈”等),所以自家只能有“二叔”“二婶”“三叔”“三婶”等。

那么“大叔”“大婶”是怎么叫出来的?以大叔为例,存在两种情况。一种是用于陌生人。比如向一位陌生人问路时,估计他比自己的父亲年龄小,就称呼他“大叔”。当然根据具体情况还可称对方为“大爷”“大妈”“大哥”“大嫂”(估计对方已婚)“大姐”(估计对方未婚)等。在这里,要用表示排行第一的“大”,这是为了体现对对方的尊重。

另一种情况是用于邻居(特别同院的邻居)、父亲的同事、朋友等熟人。比如邻居比自己的父亲年龄小,又不知道他在家中的排行,就叫“大叔”。对父亲的同事、朋友也这样用。

既然是熟人,应该知道名姓,对他们使用亲属称谓时,通常会加上姓;若是对父亲的女同事,则称“大姑”。如果知道对方在家中的排行,一般要加上,如“王二大爷”“高大妈”等。

伴随社会生活的演变,这种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的现象已经有所淡化,也有所简化。最先进入社会生活的是“叔叔”“阿姨”,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流行了。在北方的亲属称谓里,没有用前缀“阿”的,所以我们可以推断,“阿姨”是大量南方人迁入北京后带过来的。

如今,年轻人对外人(陌生人、父辈的同事、朋友等)的称谓似乎只限于“叔叔”“阿姨”“爷爷”“奶奶”这几个,这样一来,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,且举二端:

其一,对夫妻俩叫“叔叔”“阿姨”,从称谓看,模糊了他们的夫妻关系。在街上听人叫“张叔叔”“李阿姨”,不知内情的人,肯定闹不清这二位是不是两口子。再者,按理说,对“叔叔”的妻子应该叫“婶儿”,称他们“叔叔”“阿姨”就令人生奇:“叔叔”和“阿姨”怎么成了一家人?不过对这种约定俗成的事情,不能太较真儿,但一细琢磨,也挺有趣。

从另一个角度说,这样称“张叔叔”“李阿姨”也有好处,那就是符合女子婚后不从夫姓的新习俗,有男女平等的意味。要是按老规矩叫“叔叔”“张婶儿”,这“张婶儿”在无形中就从了夫姓了。可能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,1949年以前新派的家庭,有女子婚后把夫姓加在自己姓名之前的做法,这种做法现在在港澳台、在海外华侨华人中还很普遍。这样做的好处是女子婚后既保留了自己的姓名,又能看出其夫家的姓氏,很容易知道谁跟谁是一家子。

其二,是“叔叔”“阿姨”使用泛化引起的有趣现象。比如家里的小时工、保姆等对男女主人多称“叔叔”“阿姨”;同时,“阿姨”也成了小时工、保姆等职业的代称。这样一泛化,就出现了家里的女主人和小时工、保姆之间互称“阿姨”的有趣现象,如:

女主人说:“阿姨来啦?”

小时工说:“阿姨,我今天干什么活儿?”

这两个“阿姨”到底指谁,要从上下文去推测了。

除了“叔叔”“阿姨”,职场里年轻同事之间互称“哥”“姐”“弟”“妹”时兴起来,也是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这种现象在淡化、简化后的一种表现。

(原标题:非亲属的亲属称谓)

来源:北京晚报 作者:鲁健骥

流程编辑:L019

版权声明: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或改编。

秒鲨号所有文章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参考。用户通过本站上传、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反馈!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
(0)

大家都在看

品牌推广 在线咨询
返回顶部